2014年4月30日 星期三

Olympus E-P3 使用回顧





E-P3 其實不是我第一台使用的 M4/3 相機,卻是我使用最久的 M4/3 相機。換成了 E-P5 後,對他各項功能都挺滿意,雖然還是有些小缺點,不過瑕不掩瑜。想想我還是欠 E-P3 一個使用回顧,他也是這一年多來紀錄生活的好伙伴,因此整理了一些照片出來,以下的照片都是以 E-P3 所拍攝的。




初上手,雖然只是一顆 14-42mm 的 kit 鏡,也夠用了



第一台使用的 M4/3 相機是 Panasonic Lumix GF1,女朋友機的名號打響天下,大家趨之若騖。比起當時的 DSLR 相機,較扁較小的體積也能拍出一定的畫質,我也在 GF2 登場後,購入了一台 GF1,以便在工作不便帶單眼的時候也能拍拍照,按按快門。



後來也為了 Art 濾鏡功能入手過 O 家的 E-PL2,挺有意思的
小台一點的相機,在自拍的時候也比較不會那麼重。最後為了 E-P3 銀機外型的金屬髮絲紋質感、提升不少的對焦速度而決定購入。



和朋友聚餐的時候不必再帶大台的單眼佔據有限的置物空間...







也可以輕易捕捉貓咪的身影,隨手抓相機來就能拍



無論是生活中的各種有趣的時刻



和親人共處的生活時光



或是剛敗家後想要拍入手的照片,這些他都能夠勝任....



O家的顏色總是討喜,也順利勸敗了朋友購入...



喝杯咖啡或下午茶的時光有相機也不怕無聊...



支援外接電子觀景窗,不過 VF-3 的顯示效果並不是很理想。偏冷、過亮,畫面也蠻小的...






對於人像的膚色,O家雖然不如 Canon 或富士般粉嫩,但也算是忠實而不單調,還有"完美人像"的功能可以立刻美膚...是拍攝女性朋友時的救命仙丹啊...






更具有多樣、有趣的色彩濾鏡功能,讓照片效果更上一層樓



穿梭在大街小巷中也有機會發現很好的光影






近拍效果雖然沒有小DC那麼近,但對於凸顯主題算是相當足夠。更小的東西,大概就要找微距鏡來拍了。



不過 M4/3 的高光部位比較容易過曝一點...






對焦總共有 7 x 5 共 35 個對焦框可選,但是我覺得框有點太大了。如果可以縮小成對焦點的話,對一些較小的東西會比較好對焦



 自然光下的自動白平衡令人很放心使用,但在日光燈或像宴客餐廳那樣的場合,反差就容易變大,顏色變得也不好看。這在 E-P5 上似乎還是一樣,也許該試著拍 RAW 檔了....

(天啊,隨身機我就是想要 JPG 直出不想修圖才選O家啊...)






E-P3 雖然只有一般的防手震,沒有O家引以為傲的五軸防震,但是不要硬去挑戰不可能的安全快門的話,也相當夠用(PS: 手長的人拿等效35mm自拍怎麼感覺跟28mm一樣...)






我認為最棒的隨身機焦段,是 35mm
O家的 17mm F1.8 鏡頭,也做得夠小、對焦快,畫質也OK,很符合我的需求

雖然 35mm 不算太廣,但多數情況下都是拿起相機的瞬間,差不多就可以按快門的構圖視角















也很喜歡拿 35mm 來近身隨拍。



當然也有不夠遠的時候,這時候再搭配一顆 85mm 左右的焦段就能互補




而O家也有一顆小巧的 45mm F1.8 鏡頭
等效約 90mm 左右的視角,也有很不錯的畫質和對焦速度
上網找資料的時候發現也有很多 M4/3 的用家也是使用這兩顆定焦鏡

不禁讓我想到 Contax G1/G2 這樣的自動對焦 RF 相機,也分別有 35、90 這兩顆表現優異鏡頭。
當然這兩個焦段的鏡頭是無法涵蓋到超廣角、以及長焦望遠的領域的
但如果我們是以「生活」為出發點,只能選兩個焦段來用的話,這兩個焦段已足以拍攝生活中 80~90% 的題材與事物了。




但每個人的選擇不同,只是這剛好是我的選擇。
願意帶出門,不會佔包包太多體積,又比較可能都拍得到的選擇。





不知道電腦螢幕前的你,是怎麼看待影像生活這件事的?

我想使用什麼樣的相機並不是重點,但對我而言,相機就是與生活緊密連結的一種物件,
我會任何時候都想帶著相機在身上。





前提是,你有把你的生活過得會想用相機紀錄下來嗎?
這是我一直不斷在反問自己的話,也是無法逃避的一句話。




也因此,它成為一種動力,因為照片有的時候比自己說的話還誠實,
它是一種你不曾親自抵達現場,就無法得到結果的載體。



 但在照片產生的當下,也宣告了你與這段曾有過的真實就要漸行漸遠。你沒辦法留住所有的東西,你必須選擇。選擇面對各種後果,選擇成為什麼樣的人。



也許你不是最富有的那一個,是的,我們多數人都不是。



但我們會在這些過程中嚐盡許多人生的孤寂冷暖,悲喜聚散。
然後,堅定我們自己可以是怎樣的人,會和怎樣的人做怎樣的事。





所以,有些事情,我會在它終將失去或離去前,試圖靠到可以最近的距離。
即便年過二十八載,仍有很多事還沒有開始,但我會一直經歷。嘗試經歷。

致 未來。





-


Da-Lun Hsu
instagram | facebook | blogger | google+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